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低压断路器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若想正确选择与使用断路器,需深入了解其性能参数并进行合理参数整定,以满足规范标准,达成配电线路保护目标。下文将重点探讨低压配电电缆与保护断路器的配合关系,为增强低压配电线路及系统安全性提供借鉴。
#01
断路器与电线平方数的匹配关系及选择
通常来讲,断路器的规格大小与电线的平方数紧密相关。以家用场景为例,多数家庭为了满足电冰箱、电磁炉、电烤箱、热水器、电饭煲、抽油烟机、风扇等家电的电流和电压负荷需求,会混合使用 2.5 平方和 4 平方的电线 —— 小平方数的电线用于连接功率较小的电器,大平方数的电线则用于连接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大功率电器。
从实际匹配参数来看,2.5mm² 电线的经验负荷功率为 2750W-4400W,一般搭配 25A 的断路器;4mm² 电线的经验负荷功率在 4400W-7040W,需选择 32A 的断路器;若家中个别接线处使用 6mm² 电线,则适合配置 40A 的断路器。
总而言之,断路器的选择必须综合考量家庭用电量、电线规格以及家电功率等具体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线与断路器安全可靠地运行,避免因参数不匹配导致用电隐患。
#02
配电电缆与保护断路器的配合
实现配电电缆与保护断路器的完美配合,不仅需要合理选择保护断路器,配电电缆的选择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具体来说,只有综合考虑敷设方式、线路压降、热稳定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并据此正确选择电缆的截面和型号,才能确保二者之间的良好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不同电缆厂家生产的电缆在载流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电缆的实际载流量还会因温度变化、敷设环境及敷设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实际选型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这些因素。
▲ 补充说明:下表中的电缆载流量数据已按照环境温度 35°C 进行折算,并计入了多根电缆并列敷设于空气中的校正系数(0.7)。
#03
电缆与保护开关配合选型中的载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受各类不确定因素影响,设计中电缆与保护开关的配合常出现偏差。为规范选型,需依据国家规范及国标设计图集中的电缆基础数据,确定电缆实际载流量。以下针对影响电缆载流量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
(1)环境温度
不同敷设条件下,电缆载流量对应的环境温度存在差异。若敷设处环境温度与基准温度不一致,需通过公式对电缆载流量进行校正。
参数说明:
Kt:校正系数;
θn:电缆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C);
θa:电缆敷设处实际环境温度(°C);
θC:电缆基础数据对应的基准温度(°C)。
(2)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方式包括直埋、穿管、电缆沟、电缆桥架、电缆隧道等。不同方式下,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需乘以相应校正系数(电缆设计规范提供了具体校正系数表,设计时应结合工程实际选取)。
(3)环境条件
根据敷设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可分为正常环境、火灾危险环境、爆炸危险环境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电缆载流量需乘以对应的校正系数。
(4)配电电缆截面选择的其他校验因素
确定电缆载流量影响因素后,仍需结合以下条件对电缆截面进行综合校验:
1、温升:确保电缆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2、线路电压降:避免长距离配电时电压损失过大;
3、经济电流密度:平衡初期投资与运行能耗成本;
4、热稳定:校验短路情况下电缆的耐受能力;
5、机械强度:满足敷设方式对电缆物理性能的要求。
(5)典型场景设计要点
长电缆配电回路:需重点核算线路压降,避免末端电压不足;
低压配电柜至小功率设备 / 照明箱回路:必须进行热稳定校验,防止短路故障扩大;
谐波严重的配电回路:需评估谐波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必要时增大电缆截面。
#04
低压配电电缆与保护断路器配合设计的严谨性及重要性
设计是一项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严谨工作,任何细微的设计失误都可能引发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在低压配电电缆与保护断路器的配合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量所有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配电电缆与断路器,从源头杜绝事故隐患。